4月28日下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亚太经合组织研究中心和暨南大学海国图志研究院合作推出的亚太经合组织蓝皮书《亚太经合组织发展报告(2018)》启动会暨作者座谈会在北外召开。会议由亚太经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章晓英教授主持。
该中心名誉主任、教育经济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闫国华致辞。闫国华曾在教育部国际司常年负责APEC相关工作,是APEC人文和教育领域的资深政策制定者和专家。闫国华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一直积极参与APEC机制下的各种活动,今天关于APEC研究的蓝皮书项目能够在北外启动,将极大发挥北外多语种以及区域和国别研究优势,在APEC框架下汇集优势资源,为国家做好建言献策的工作。
来自对外经贸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农业科学院、复旦大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杂志等多名专家学者分别从政治合作、经济合作、安全合作、人文合作、域外舆情等方面介绍了各自已完成的文章初稿情况。在场各位专家互相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社长祝得彬从皮书出版角度给予指导和建议。祝得彬从皮书定义、皮书作者准入条件、皮书服务对象、皮书特点、皮书目标、皮书发展趋势、皮书撰写等方面详细全面地分享了皮书写作的注意事项。
最后,闫国华对各位专家的发言做出了精彩点评,并强调,北外推出的《亚太经合组织发展报告(2018)》必须突出两大特点,一是重视中国与APEC的关系,二是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推动教育合作。闫国华还为参与蓝皮书写作的各位专家学者颁发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亚太经合组织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聘书。
蓝皮书早期主要指英国议会的一种出版物,始发于1681年,现在通常指代的学者的观点或者研究团队的学术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了系列蓝皮书,如《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法治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蓝皮书等,都是该领域的权威年度报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亚太经合组织研究中心以撰写《亚太经合组织发展报告(2018)》为契机,邀请了政治、经济、安全、人文、传媒等各领域的校外专家学者为中心特聘研究员,同时,利用校内优势,组建了多语种亚太经合组织学术研究团队,除了英语以外,还包括西语、俄语、日语、韩语、印尼语、马来语、泰语、越语。
亚太经合组织蓝皮书《亚太经合组织发展报告(2018)》的出版将填补国内关于亚太经合组织学术研究的一项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