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大学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进一步在英语教学中推进形成性评价,5月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骨干教师一行5人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参加由广外英语教育学院举办的基于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改革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的主题为“信息技术辅助的形成性评价实践效果及操作方法”。
会议的第一部分由广外英语教育学院院长董金伟教授主持。首先广外副校长刘建达教授向与会教师诠释了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内容。接着,刘教授特别解读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开发目的、具体内涵和功能。在谈到量表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时,刘教授明确指出了以评促学对教学的重大促进作用,量表也将给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材带来改革。
会议第二部分由广外英语教育学院教改团队做了题为“网络技术辅助的形成性评价教学研讨”的教改报告分享。该报告展示了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团队依托形成性评价理念,独创了“课程币”激励模式。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重视学习过程、参与并成为评价的主体;同时,FiF技术辅助的“课程币”激励教学模式把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与繁琐的记录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可以更多地思考如何提供资源、改进评价等促进教学和研究的等问题。
通过此次教改交流会,外国语学院与会教师对《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对FiF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也有了更多了解。
我校从2015年就开始尝试形成性评价,三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评促学,通过有效的形成性评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这是在《大学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指导下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我校大学英语教学将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力争通过教学、测评模式的改变,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