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联盟资讯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新院老师再出新闻史力作
来源: 日期:2018-07-20 09:56:15 【字号: 】 阅览次数:1

近日,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郑保国副教授推出了他历经十年书写的新闻史著作——《<密勒氏评论报>:美国在华专业报人与报格(1917-1953)》,从而向世人呈现了西人在华开启的一段专业化办报历程。


该著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8万字。著作详细叙述了托马斯·F·密勒和鲍威尔父子(约翰·B·鲍威尔和约翰·W·鲍威尔)在上海创办和发行英文“政治与财政之周刊”——《密勒氏评论报》的历程。在华刊行的32年里,这份引领了中国“周刊时代”(Era of Weeklies)的杂志以密苏里新闻学院毕业生为核心构建起了一支专业新闻团队。团队成员在中国呈现出明显的跨国、跨党派和跨地域等跨界特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语言障碍和种种新闻封锁,开创了西人在华专业化办报的新局面。

著作认为,《密勒氏评论报》致力于在华践行和传播美国式的新闻价值观,也就是20世纪初在美国刚刚进入高等教育殿堂的美国新闻专业理念。作者因而认为,这份名为“报”实为“杂志”的刊物中国新闻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在书的后记中回顾了自己创作这本书的艰辛历程。2008年,作者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三天后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访学,恰逢这所世界第一所新闻学院创办100周年的庆典,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密苏里新闻学院成立百年庆典的志愿者。两次奇妙的志愿者经历将作者引入了新闻史研究领域。从那以后,作者郑保国历经十年完成了这本著作,并逐渐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成为专门研究美英在华新闻历史的学者。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程曼丽教授为这本书所作的序中写到:“本书是系统研究《密勒氏评论报》在华出版活动的第一步专著,是深描美国职业报人在华板报理念及其时代影响的一个有价值的个案,具有方汉奇教授所倡导的‘打深井’的性质。”程曼丽教授认为,此书无论对于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研究还是对于民国时期中国新闻史的研究,都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过去一年内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出版的第二本新闻史力作。此前,国新院谢庆立教授出版了他的新闻史专著《搅动晚清帝国秩序的力量》。

打印】 【关闭
语言大数据联盟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bdalliance.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3002826号-12